论文目录 | |
提要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1.1 缰核 | 第16-26页 |
1.1.1 缰核的解剖结构与纤维联系 | 第16-18页 |
1.1.2 缰核与中枢神经递质的关系 | 第18-22页 |
1.1.3 缰核参与的生理功能 | 第22-26页 |
1.2 帕金森病 | 第26-32页 |
1.2.1 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与病因 | 第27页 |
1.2.2 帕金森病的病理与发病机制 | 第27-28页 |
1.2.3 帕金森病的症状 | 第28-32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32-4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34页 |
2.3 帕金森模型制备 | 第34-35页 |
2.4 行为学实验 | 第35-36页 |
2.4.1 强迫游泳实验(Force Swimming Test,FST) | 第35-36页 |
2.4.2 旷场实验(Open-Field Test,OFT) | 第36页 |
2.5 外侧缰核损毁 | 第36-37页 |
2.6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脑内中缝核神经递质含量 | 第37-39页 |
2.6.1 色谱条件 | 第37-38页 |
2.6.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第38-39页 |
2.6.3 5-HT 标准品的配制 | 第39页 |
2.6.4 中缝核 5-HT 含量测定 | 第39页 |
2.7 外侧缰核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39-40页 |
2.8 18F-2-脱氧-D-葡萄糖法检测外侧缰核葡萄糖代谢率 | 第40-42页 |
2.8.1 18F-2-脱氧-D-葡萄糖制备 | 第40-41页 |
2.8.2 放射化学纯度检测 | 第41-42页 |
2.8.3 18F-2DG 法测定外侧缰核葡萄糖代谢率 | 第42页 |
2.9 在体外侧缰核神经元细胞外放电记录 | 第42-43页 |
2.10 焦油紫染色 | 第43-44页 |
2.11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4-46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46-62页 |
3.1 PD 模型的鉴定及 PD 伴发抑郁模型的筛选 | 第46-47页 |
3.2 外侧缰核损毁对 PDD 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 第47-52页 |
3.2.1 外侧缰核损毁对 PDD 大鼠抑郁样行为活动的影响 | 第47-49页 |
3.2.2 外侧缰核损毁对 PDD 大鼠探索性行为活动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3 外侧缰核损毁对 PDD 大鼠中缝核 5-HT 含量影响 | 第50-52页 |
3.3 PDD 大鼠外侧缰核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及葡萄糖代谢率变化 | 第52-55页 |
3.3.1 PDD 大鼠外侧缰核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变化 | 第52-53页 |
3.3.2 PDD 大鼠外侧缰核葡萄糖代谢率变化 | 第53-55页 |
3.4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对大鼠外侧缰核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 | 第55-62页 |
第4章 讨论 | 第62-70页 |
4.1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模型的制备与选取 | 第62-64页 |
4.2 外侧缰核损毁在帕金森病情感障碍的作用及机制 | 第64-70页 |
4.2.1 帕金森病情感障碍的机制探讨 | 第64-68页 |
4.2.2 外侧缰核损毁改善帕金森病情感障碍的机制探讨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创新点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9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导师简介 | 第99页 |
………………………………………………………
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不能完全刊载论文全部内容,如需完整论文内容,请点击下面链接去下载全篇论文的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