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提升

【摘要】国内汽车行业发展稳中向好,部分高职院校汽修专业为提升教学质量并且与行业协同发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但由于各种实际情况的限制,一些院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并不尽如人意。通过对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探索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汽修专业;教学质量

一、引言

放眼21世纪10年代,中国汽车市场取得长足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26150万辆,比2018年末增加2122万辆,国内整车制造已连续7年年产量突破2000万辆大关。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虽然多,但每千人保有量仅为180辆左右,美国此数据约为800辆,日本约为600辆,可见和世界上老牌汽车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另外,国内登记汽车驾驶人为3.97亿,汽车保有量仅为汽车驾驶人数65%[1],市场还存在较大需求。据此,我国汽车市场虽在2018、2019年出现产销辆负增长的情况,但整体上行的趋势不会改变;汽车产业会向精益化、智能化方向升级,这对汽车行业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汽车产业持续正向发展,促使国内高职院校汽车维修类专业必须进步。原开设有汽修类专业的高职继续补强,原来没有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汽修类专业。一段时间以来,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远达不到岗位的要求。实际情况表现出来的是毕业生动手技能差,对行业认知不足等问题。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被很多高职院校所采用,试图改善上述问题。经过十多年时间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学生的动手技能和理论实践结合水平有一定提高,毕业生进入岗位角色的速度变快。但由于各种实际情况的限制,这种教学模式在高职汽修专业教学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有改进空间。

二、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

在高职院校,先理论教学,再进行集中实践课程是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容易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显然,此模式不适用于汽修专业人才培养,于是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从汽修专业开设之后就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4节课连续安排,不再单列实训(实践)课。理实一体化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训任务放在一个时间段完成,而是需要将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操作训练有机融合,需要任课教师把理论知识点溶解在实训任务中,学生在实训得到的技能和结论又反过来能印证理论知识。它打破传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界限,任课教师和学生教、学、做同步进行[2]。一是这种教学模式便于任课教师在理论知识点教学完毕后立即用实训装备作演示,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二是任课教师在方法讲授完毕后可以安排学生立即动手操作,提高知识吸收效率;三是此模式特别适合项目教学,基于真实工作过程提炼出的学习项目,能够强化课堂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走进实际工作岗位。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是一种适用于汽修专业的教学模式。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现有问题分析

(一)教材和教学难匹配的问题。现目前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存在一些共性现象:一是大而全,一本教材把某个区域的知识方方面面都讲到,范围非常广,但缺乏对重点进行深入剖析;二是操作性差,教材纯理论知识占比高,不涉及某一款具体车型,理论难以落地;三是系统性差,比如供油系统用六缸发动机作例子,曲柄连杆机构却用四缸机;四是技术老旧、更新慢,以致早已普及的技术还出现在教材的新技术板块。部分教师为了规避上述部分问题,采用厂家所提供的维修手册用于教学。手册操作性强,也很系统化,但范围过于狭窄,且不注重对原理性知识的解析,不利于学生拓展。在教学设计中,理实一体化教学通常采用项目化教学,通过多个项目,把一门课程的知识串联起来。这种设计就对教材提出诸多要求:一是教材要面向实际工作岗位,编写相应的学习内容;二是教材要有针对性地划分章节(项目),具备适用于项目化教学的结构;三是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四是教材在集中剖析某典型车型时又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五是前后贯通的学科,教材最好能系列化。

(二)实训设备不满足需求的问题。第一,汽修类专业实训设备价值不低,高职院校实训设备生均配比本就不高,加上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设备数量更加捉襟见肘。第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后,实训工作量提高,实训设备的耗损加大,而且由于汽修装备的特性,反复拆装特别容易造成零部件遗失,加速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三,汽车技术推陈出新速度快,仅凭学校的条件难以及时更新实训设备以缩短教学和实际工作的差距。

(三)专业师资的问题。任课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担任最重要的角色。这种教学模式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备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熟练的工作技能。一是目前高职院校聘用的都是各高校车辆工程的博士、硕士或本科毕业生,这一部分青年教师在校学习时侧重于理论研究,理论知识的储备是足够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比较完善的。但是他们在本硕博的学习阶段,培养汽修行业技能的机会很少,这就造成这类教师在做理实贯通的时候遇到困难。二是学校会在整车制造企业或汽车维修企业聘用一些工程师或维修技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这部分教师实战经验丰富,具备优秀的技能,但是他们来自企业,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原理并不熟悉,教学水平普遍不高,存在局限性。此外,汽修类专业的实训指导很具体,学生在技能的形成期需要大量的指导,即使在外聘实训指导教师的情况下,仍然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3]。

(四)部分学生学习意识淡薄的问题。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且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教室进行课堂学习时表现还不明显,进入实训场地后,问题就暴露出来,尤其是钻研意识淡薄[4]。比如,指导教师布置实训任务后,部分学生态度消极,效率低下,达不到学习要求。指导教师又在积极处理其他学生的问题,停下来整顿纪律,效果不明显。在实训场地,学生的纪律更难把控,学生学习意识淡薄的问题就会显现。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顶层设计,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在编制方案时,应由专任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行业指导共同参与,结合专业特点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根据现有的师资、实训条件,编制切实可行的方案。从源头上,为解决理实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开绿灯。

(二)根据实训条件自编教材。在教材的问题上,应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院校实际情况,尽量选取按项目编写的、实践性强的教材。或者组织专任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实训条件自编教材。比如发动机构造、变速器构造等核心课程,在把通用的理论知识编入教材的基础上,完全可基于现有的实训设备,编制实训项目,梳理实操要点,编入教材中。同时,可以向行业专家征求意见,
把实际的工作过程引入到教材中。如此,形成的教材既有理论支撑,又具有操作性,同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最重要的是符合学校的现有条件,利于理实贯通,有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三)合理规划实训室开放及设备管理。对于实训设备,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延长实训室开放的时间,以时间换空间,实现在现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缓解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在晚自习或周末时间段开放实训室,设置管理员,主要由学生自行训练。二是加强对实训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开展精细化管理,制定实训设备维护制度,落实责任;及时补充零配件和耗材,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三是争取寻求校外合作企业,形成深度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一些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得到处理。企业处于生产一线,在实际生产中用到的检测设备处于主流水平,如果企业能提供部分设备给学校,那么设备老旧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四)有效解决理实一体化师资问题。一是加强现有的专任教师培养。有计划地定期把专任教师安排到汽修企业一线去培养锻炼,制定培训考核办法,突击技能训练,尽可能改善校内专任教师理论扎实、技能薄弱的情况。二是对聘请的实训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法的培训,提高这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优化现有的师资配置,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根据教师特长,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任务。四是开展校企结合,形成教师互聘,引入具备一定资历和技术水平的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学活动,尤其是实训教学。这样,既深化了课堂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联系,又一定程度上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五)对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学生,要强化思想引领作用。将“课程思政”引入专业课,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在专业课中穿插思想政治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获取新技能的同时,能进一步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树立使命感。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够被激发,课堂的整体氛围就能得到改善,教学质量自然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加强校企合作是解决现有问题,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同时辅以精细化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做好“课程思政”,有效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五、结语

为跟上时代步伐,改善教学效果,很多高职院校汽修专业都采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事实证明这种模式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因为实际情况的制约,院校在应用这种模式教学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硬件设备不足、教材不适用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教学管理,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做好“课程思政”是有效的办法。这也对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蒋菱枫.全国私家车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N].人民公安报,2020-01-08

[2]王芳.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24(6):67~70

[3]韩杰,付静涛,许红春.“理实一体化”模式下实践指导教师培养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5:82~84

[4]朱毓高.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研究———基于重庆九所高职的实证分析[D].西南大学,2016

[5]陈小江,王荣华.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液压与气动课中的应用和实践[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4

[6]马骏.“理实一体化”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中的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

[7]王超.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8]邓泽国,蔡久艳.中职安防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5

作者:魏岸若 单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关于作者: 无忧期刊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